中美国际合作研究成果在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进行交流
    2017年11月06日 20:00  来源: 作者:范瑞璐点击:

    2017年11月3日-5日,在重庆召开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赵俊峰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这次会议。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是中国心理学会规模最大的盛会,逾2000人参加。

    11月4日下午,赵俊峰教授参加了“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专题报告“学生心理与发展指导研究专题”,做了“艾滋孤儿的应激经历对执行功能的影响”的重点报告。该报告会座无虚席,赵俊峰教授在会上展示了中美团队的研究内容和成果。

    赵俊峰教授代表中美合作团队介绍了该团队致力于受艾滋影响儿童的研究长达13年,一向致力于在中国农村进行由美国NIH资助的国际合作课题研究。到目前为止,本课题组在中美国际合作第三阶段中探究了不同干预方案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皮质醇日常节律、生理弹性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第四阶段中,课题组还将引入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事件相干电位(ERP)和分子基因基础,深入探究儿童早期逆境和遗传因素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脑功能发育的影响。2013年,他带领研究团队推动成立了河南大学弱势人群身心健康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我国一直重视对弱势儿童的关爱,大力发展特殊教育,但对这类儿童心理发展与健康的研究相对薄弱。赵俊峰说,这些儿童的智力发展、人格成长、社会性成长等问题尤其需要学界关注。

    在专题报告中,赵俊峰教授主要介绍了艾滋孤儿经历了更多的应激事件如父母去世、缺少关爱、辍学等,各种应激事件和压力不仅仅会影响其情绪和行为表现,还可能损害个体的认知执行功能(包括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探索艾滋孤儿的应激经历对其执行功能的影响。

    11月4日下午,赵俊峰教授团队的研究生张玮琦在“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大会展贴报告上展示了“不同抚养方式对艾滋孤儿工作记忆影响的ERP研究”。11月5日上午,赵俊峰教授主持了教育心理学的分会场报告会。其研究生范瑞璐做了“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认知冲突效应及特点”的口头报告。

    中美合作团队围绕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健康与发展进行了长期合作与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本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上,中美合作团队进行了多层面的学术交流,展示了中美合作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心理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四届弱势人群健康与发展国际学术高峰论坛
    下一篇: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走进雅歌活动纪实

    收藏
    点击量总排行
    点击量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