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火良
2019年01月15日 09:20 来源:
作者:点击:
一、简况
宫火良,男,1976年12月出生,副教授,博士,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任教期间,先后承担《人格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教学工作;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厅级课题2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主编或副主编);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第2名)、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012);社会兼职包括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开封市医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台湾辅导与谘商学会会员、台湾性教育学会会员。
研究领域:心理病理学、谘商效果评鉴、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谘商专业伦理
通联方式:河南开封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475004
电子信箱: ghl1976@163.com
二、承担与参与主要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青少年自杀意念的成因及干预》(主持)
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少年自杀意念的成因及干预:基于认知易感性的研究》(主持)
3、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青少年情绪表达的发生机制及干预》(主持)
4、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生活变迁对农村移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干预》(主持)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成因与干预:情绪加工的观点》(第一参与者)
6、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城市网民健康网络生活方式的构建机制研究》(第一参与者)
三、主要成果
1、高述情障碍者的情绪图式特征《心理学报》2008.12(独著)
2、自杀意念高中生的社会信息编码特征《心理学报》2012.03(第一作者)
3、高述情障碍者的信息选择特征《心理科学》2010.05(第一作者)
4、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6.01(第一作者)
5、可能自我:相关研究及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010.10(第二作者)
6、某高校大学生述情障碍与情境评价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04(独著)
7、对国内罪犯人格特征研究的元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07(独著)
8、河南省高中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07(第二作者)
9、《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02(第二作者)
10、未成年人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探新》2006.02(第二作者)
11、归因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第二作者)
12、青少年自杀意念的成因与干预,新华出版社,2015.02(第一作者)
13、情绪管理原理与方法,新华出版社,2012.03(第一作者)
14、解读述情障碍:情绪信息加工的视角,科学出版社,2010.07(独著)
15、教育信息化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08(第二作者)
16、心理咨询原理与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08(第二作者)
宫火良,男,1976年12月出生,副教授,博士,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任教期间,先后承担《人格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教学工作;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厅级课题2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主编或副主编);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第2名)、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012);社会兼职包括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开封市医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台湾辅导与谘商学会会员、台湾性教育学会会员。
研究领域:心理病理学、谘商效果评鉴、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谘商专业伦理
通联方式:河南开封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475004
电子信箱: ghl1976@163.com
二、承担与参与主要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青少年自杀意念的成因及干预》(主持)
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少年自杀意念的成因及干预:基于认知易感性的研究》(主持)
3、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青少年情绪表达的发生机制及干预》(主持)
4、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生活变迁对农村移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干预》(主持)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成因与干预:情绪加工的观点》(第一参与者)
6、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城市网民健康网络生活方式的构建机制研究》(第一参与者)
三、主要成果
1、高述情障碍者的情绪图式特征《心理学报》2008.12(独著)
2、自杀意念高中生的社会信息编码特征《心理学报》2012.03(第一作者)
3、高述情障碍者的信息选择特征《心理科学》2010.05(第一作者)
4、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6.01(第一作者)
5、可能自我:相关研究及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010.10(第二作者)
6、某高校大学生述情障碍与情境评价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04(独著)
7、对国内罪犯人格特征研究的元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07(独著)
8、河南省高中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07(第二作者)
9、《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02(第二作者)
10、未成年人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探新》2006.02(第二作者)
11、归因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第二作者)
12、青少年自杀意念的成因与干预,新华出版社,2015.02(第一作者)
13、情绪管理原理与方法,新华出版社,2012.03(第一作者)
14、解读述情障碍:情绪信息加工的视角,科学出版社,2010.07(独著)
15、教育信息化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08(第二作者)
16、心理咨询原理与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08(第二作者)
相关热词搜索: